甘肃兰州一中-2019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2018
甘肃兰州一中2018-2019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由于该次考试已经结束,因此无法获取到确切的试卷答案。通常,学校或教育机构会将试题和答案进行保密处理,以保护学生的隐私和知识产权。如果需要了解具体的考试情况,建议联系甘肃兰州一中的相关部门或访问其官方网站获取相关信息。
1.B(A“两者的结果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错,应是都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产生。C“取决于汉字在中国的形成、完善与使用,这在诗歌等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其鲜明”这一表述不当。应是“汉字在中国的形成、完善和使用”促进了“尚象特征的确立和发展”;而“诗歌等文学作品中”突出地表现了尚象的审美特点。D“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借助想象力进行组合和创造”错,两者都借助了想象力进行组合和创造)
2.B(“论说观物取象是审美方式的体现”错,应是论证“在上古的器物和艺术创造中,主体观物取象的目的在于制器和创构艺术意象”)
3.D(“这些意象创造超越了使用价值,都属于艺术创造”这一说法不恰当,具有象征意味不足以说明就是艺术创造,据原文,史前时代的意象创造,有的是器物创造,有的是艺术创造,意象创造到南北朝才成为专属文学艺术的审美范畴)
4.C(小说开头描写的是公交车上的一个场景,介绍故事发生的环境,并未为下文争吵埋下伏笔)
5.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之间的歧见,从售票员身上可以看出职业精神和服务规范缺失,自控力较差,个人素质不高等。(答出三点即可)
6.使情节跌宕起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正是有了多余一句话,才会不断出现新的矛盾,有助于推动情节发展。(2分)通过不同人物多余的一句话说明这种现象的普遍性,有助于突出主题。(2分)
7.C(文中并无“造成器物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的局面”与“大都是以子承父业或者师传徒的形式传承下来的”内在联系的信息,只是说“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器物的发展与进步”)
8.B(B项,“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均是一路上涨,且幅度大”错误,这里犯了分析不当的错误。从图表二来看,2014年的净利润低于2013年,因此不是一路上涨)
9.扩大规模,创建品牌,扩大传播范围。从传统思维定式中走出来,融入现代审美情趣、融合当代流行工艺、融汇当下时尚元素。尊重市场分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每点2分,其他答案紧扣材料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0.C
11.B 书院是古时私人或官府所设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12.B洪亮吉被迫回家在前,参与编修高宗实录在后。
13.(1)洪亮吉竭力向朝廷陈述几千字的内外弊政,被当时权势所忌恨。于是洪亮吉以弟弟死为借口陈述情况辞职归家。(“力陈”:竭力陈述、“为……所”:被、“陈情”:陈述情况、“归”:辞职归家。每项1分,句意1分)
(2)皇上因为信的语言刚直而发怒,削去洪亮吉的官职交给大臣会同审讯。(“戆”:鲁莽,刚直、“落职”:削去官职、“会”:会同、“鞫”:审问。每项1分,句意1分)
14.D “乱堆渔舍晚晴时”不是渔舍因无暇整理而杂物乱堆,而是在晚晴时,归棹拢岸拿蓑衣,乱堆蓑衣。
15.“伊”表面上指的是蓑衣,实际上指的是隐居生活。尽管紫绶、金印极其尊贵,但作者也不肯轻易拿蓑衣去换取。作者借对蓑衣的喜爱,表达了对亲近自然、洒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向往; 也表达了厌恶官场,不愿做官的思想感情。
16.(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17.B(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和方法。剑走偏锋:为出奇制胜,不采用正面攻防为主的常规剑法,而采取闪避游斗等非常规的剑法;比喻不按常规,常理来思维或行动。根据后面的“传播及时行乐、违反秩序、离析传统等非主流观念”,应选“剑走偏锋”。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混淆视听:用假象或假言迷惑别人,使之很难辨别是非,以引起思想混乱。根据后面的“扰乱思想”,这里应选“混淆视听”。数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新奇。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事件”,所以应选“层出不穷”。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适用对象只能是人,侧重于品质,不能用于形容水平、成绩等。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这句话的主语是“短视频作品”,所以应选“参差不齐”。)
18.C(根据括号前的“其实不然”以及括号后的“如果任由负能量蔓延”可知,括号内应填与“不好的影响”有关的内容,据此排除B、D两项。A项“扩散与点赞”的顺序不当,应该是先“点赞”后“扩散”;“必定带来不良影响”说法有些绝对化。由此可以确定答案为C。)
19.A(B项,“建立”与“心态、思想”搭配不当;“多元”和“心态”也不能搭配。C项,主客颠倒,应去掉“而言”。D项,“建立”与“心态、思想”搭配不当。)
20.(1)将 垂念 更改为 常念(感念)
(2)将 高足 更改为 弟子 (学生或门生)
(3)将 敬谢不敏 更改为 感激在心
(4)将 斧正 更改为 指正
(5)将 鼎力相助 更改为 大力相助(全力以赴)
21.参考答案:首先您要提供需扫描的纸质图书,然后把具体要求告诉我们;接下来我们会扫描图书并制作成电子书,如果检查电子书的质量没有问题,结清费用,您就可以把图书和电子书带走了。
甘肃兰州一中2018-2019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在2018-2019学年上学期进行了一次重要的高三期中考试,其中语文科目的试题和答案已经公布。这份试卷不仅涵盖了广泛的文学知识,还考察了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与鉴赏能力。通过这次考试,学生们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估,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复习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首先,试卷中包含了对古代诗歌的深入分析,要求学生理解并赏析其中的意境与情感。例如,题目可能涉及对杜甫《春望》等经典诗篇的解读,考查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其次,现代文阅读部分则着重考察学生的文本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部分内容可能包括对现代文学作品的评析,或是对某个社会现象的评论,要求学生能够从多角度理解和评价文本。
此外,作文题也是此次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能要求学生就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或个人经历发表自己的看法,考查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最后,试卷还包括一些基础知识题,如成语解释、古文字词的读音辨析等,这些题目旨在检验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总的来说,这份试卷不仅测试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也考察了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通过这样的考试,学生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提高。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