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
XXXX网 XXXX年XX月XX日
北京市顺义区在2019年进行了一次重要的高三模拟考试,即高三一模。此次考试不仅对学生们的学业水平进行评估,也为他们未来的高考之路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以下是本次考试的详细内容和答案。
一、试卷结构与题型分布
本次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共分为三大板块: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和作文。其中,阅读理解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两个小题;文言文阅读则主要考察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文部分则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材料或观点,撰写一篇议论文。
二、阅读理解部分
在现代文阅读部分,材料一探讨了网络信息泛滥的现状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题目要求学生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后果,并指出人们应如何应对这一问题。这一部分不仅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考查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文言文阅读部分
文言文阅读部分的材料涉及古代文学知识,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经典语句,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翻译并理解其含义。这部分测试了学生对古代文化和文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作文部分
作文题目围绕“网络信息时代,我们应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展开。学生需要结合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展示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答案解析
对于阅读理解部分,正确的答案应该是:网络信息的井喷式爆发带来了信息同质化和泡沫化的问题,这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人们更倾向于寻求营养化、高质量的内容,即使需要付费,也愿意为之付出。
对于文言文阅读部分,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材料中提到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意为“学习并时常复习,不也是很快乐吗?”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乐趣,鼓励人们不断学习和进步。
对于作文部分,正确的答案是: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既要充分利用其便利性和高效性,也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学会筛选信息,辨别真伪,避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同时,我们也应该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维护网络环境的和谐稳定。
通过这次高三一模语文试题的练习,学生们不仅能够检验自己的语文学科能力,还能够加深对网络信息时代下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的理解。希望每位学生都能从中获得成长和提升,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XXX报道)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1.(3分)D 2.(3分)A 3.(3分)D
4.(3分)D 5.(3分)B 6.(3分)B
7.(5分)
答案示例:分别用白纸和黑纸,包上白天(早晨)吃的降压药和晚上(夜里)吃的西比灵,告诉奶奶白天吃白的,晚上吃黑的。(设计适当、合理即可。能恰当分清服药时间、种类,给2分。其余酌情给分)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8分。
8.(3分)C 9.(3分)B 10.(3分)B
11.(4分)参考答案:
①城东的宅第,城南的别墅,一排排地都摆满了奇石,真是很多啊!
②这些石头,千百年后,散落于天地间,辗转迁移,或隐或现,还有谁知道它们曾是奇章公的呢?
12.(5分)答案示例:
①白居易认为只要“适意”(适合自己的心意)就可以(2分);人应该有自己的爱好(1分);连孔子也不反对“游于艺”,只要不违法败德,能丰富自己的生活,就值得肯定(2分)。
②白居易认为只要“适意”(适合自己的心意)就可以(2分);人应该有自己的爱好(1分);孔子听到好的音乐,也感受到从未享受的快乐,以至三月不知肉味;这说明人应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1分)。
③白居易认为只要“适意”(适合自己的心意)就可以(2分);人应该有自己的爱好(1分);只要是对自己的有益,不是孔夫子所说的“三损”之乐,就应该肯定。(2分)
13.(7分)答案:有酒盈樽(尊) 引壶觞以自酌 出淤泥而不染 花之君子(者也) 四时之景不同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14.(3分)答案示例:
①和为贵(1分):借助“荷”“和”“鳜”“贵”谐音,既紧扣画面,又拓展、深化了画面的含义(2分)。
②香远益清(1分):既揭示了荷花的香,又借鳜鱼表明了水的清净(2分。能自圆其说,可酌情给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15.(2分)D 16.(3分)C 17.(3分)C 18.(3分)D
19.(6分)参考答案:
①《其一》可以算宋诗(2分)。作者景中寓理(2分),借一夜“风雨”之后“青山绿水”“依旧多”的风景特点,体现任何困难挫折都阻挡不住事物的发展的哲理,美好的事物永远不会被邪恶所扼杀,可谓以思理见胜。
②《其二》可以算唐诗(2分)。作者寓情于景(2分),陶醉于江水两岸青山的郁郁青青的风景,无声的流水,借杜鹃的鸣叫,表达自己归隐的愿望,可谓以情韵见长(2分)。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20.(3分)A 21.(3分)B
22.(5分)参考答案:要表现对天地的敬畏、感激(1分);对生长五谷的原野赤诚的祈愿(1分);对人的力量和心灵的歌颂(鞭策心灵。1分),藐视权贵与功名利禄(1分),对生活的坚定(1分),在逆境中的奋争(1分)。合乎文意,答出五点即可。酌情给分。
23.(5分)参考答案:压人心魄(1分)。巫师用歌舞驱赶病疾,用现实感极强的歌声,企望把精神失常的她拉回生活的正道(2分);也是在用神秘的力量抚慰和激发受难者重新生活的勇气(2分)。合乎文意,可酌情给分。
24.(6分)答案示例:在我看来,中国的书法(2分),正如“羊皮扇鼓”,行笔的一提一顿,纸上的一点一画,或攲或正,或曲或直(2分),都体现着人对美的理解与追求,在人的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记,给人带来无穷的艺术享受(2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略
26.作文(50分)略
2019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爆炸已成为常态。网络信息的同质化和泡沫化现象日益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获取有效知识的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高质量、营养化的内容,即使需要付费,也愿意去探索和学习。
在阅读下面的材料后,请完成以下小题
近年来,网络信息井喷式爆发,同质化、泡沫化内容泛滥成灾,而这些内容,难以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人们更愿意去寻求营养化、高质量的内容,即使付费,也心甘情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找到与题干相关联的内容,进行仔细分析,最后做出正确选择。
【答案】
示例网络信息同质化、泡沫化现象严重;人们更注重获取营养化、高质量的内容;人们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