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2018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虽然无法直接获取到确切的试卷答案,但可以依据以往的经验和海淀区的教育政策来推测可能的内容和格式。海淀区作为北京市的重要教育区域,其中考期末考试通常会涵盖广泛的知识点,并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因此,考生在备考时应当全面复习,不仅关注重点知识,还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这次期中语文的整体难度适中,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命题人更加注重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有很多主观题表述的设置,例如名著阅读版块的第15、16题,非连阅读里的第19题,议论文阅读的第24题都是如此。不仅仅是这次期中,其实我们可以预见明年的中考趋势,这也为语言表达能力有待加强的同学提了醒,在之后的半年多里一定要多重视主观题的练习。

基础·运用部分难度不大,比较新颖的是题目的形式,例如对联与历史人物的结合,刺绣图案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皮影与名著的结合。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能分析出这类题目最终的考点,并且平时多积累传统文化知识,做这类题目才能游刃有余。

古诗文阅读部分中的古诗词阅读难度较大,例如第9题的题目:“阅读这首词,有的人读出了‘豪壮’之情,有的人读出了‘悲壮’之感,你读出了什么?结合诗句内容进行说明。”有的同学看到这道题就懵了,不知道怎么去答。其实这就是一道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主旨情感的题目。古诗词阅读的题型变换较多,建议同学们平时多总结归纳题型,保证之后遇到题目的变形也不怕。文言文阅读的第14题有两则链接材料,需要大家能够快速准确把握文段的中心主旨,再对照课内的文段的中心主旨作答。

名著阅读有两个题目,分别涉及了《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三本必考名著,还有课本中的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出题方式更加侧重于名著的具体情节与主题的关联理解,并且需要有很强的概括表述能力。

现代文阅读考题较为常规,其中的非连阅读第19题其实是一道小的应用文体写作。虽然中考取消了小作文的写作,但是经常会融合在基础·运用与现代文阅读中一起考查,所以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文学类文本仍然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题目难度不大。最后的议论文阅读第24题只要结合文章的中心论点去作答,控制字数,拿到满分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议论文可能是未来作文立意的方向,即青年奋斗责任担当。

作文部分的题目仍然是二选一。常规作文的题目是“怡然自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即形容高兴而满足。那接下来,就需要分析自己因为什么而感到高兴与满足,有可能是在学习生活中克服困难后的“怡然自乐”,可能是在阅读书籍时获得的“怡然自乐”,也有可能是在达成自己一个小目标后的“怡然自乐”……这个题目可以尽情发散自己的思维,但立意一定要积极向上。第二篇想象类作文是围绕“超级法宝”展开想象。首先我们要判定这个“超级法宝”是对于自己乃至社会产生一定影响的工具。如果同学们的思路比较局限,可以结合一些自己看过的科幻电影或是小说进行联想,但是作文的主题一定要能够反映某些深刻的社会问题或是针对于人性与科技的探讨。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探索知识海洋,提升自我能力
1. 基础·运用(共14分)
某校组织同学们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了解近五年来我们伟大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 古诗文阅读(共11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6-9题。【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3. 名著阅读(共5分)
阅读《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答相关问题。

4. 现代文阅读(共27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5. 作文(共40分)
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